5月19日下午,学校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推进会。会上,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以“审核评估整改牵引本科专业内涵建设及特色教学质量文化自觉”为题发言,强调了今年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深化专业认证和专业监测评估画像,以及坚持常态化质量监控,不断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第一,认真完成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任务。今年是学校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第二个年头,也是完成整改任务总结验收的关键之年。上个月,学校组织开展了审核评估整改专题学习,明确围绕解决审核评估整改核心问题和长效机制建设,厘清“学为中心”本科教学质量逻辑。并且,以评估认证及其整改为契机健全“评价-反馈-改进”闭环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质量文化。
整改工作不是一项仅由各指标牵头单位或责任牵头单位独立承担的任务,而是需要全校上下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学校整改办公室与各牵头单位主要负责统筹规划整改路径与实施方案,即“怎么改的问题”,整改措施的具体落实以及最终成效的检验,关键在于各二级学院的执行力度与实施效果。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往往都是在二级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因此,整改工作的成效应着重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二是培养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与质量提升,三是教学环节的全面深化改革,四是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与持续优化。归根结底,整改工作的核心在于推动两个维度:其一,聚焦“课程”与“课堂”的革新,其二,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成长,唯有如此,方能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推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根本性提升。
学校层面,将从制度机制“废改立”完善、教学质量文化月建设、深化专业认证引领赋能等方面着力。二级学院层面,则更多应是制度落实和机制运行,对照审核评估重点任务清单完善学院层面“学为中心”质量保障各环节的实施细则和人员职责。重点出台本学院教师本科教学质量年度考核细则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及改革实施细则,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机制及实施细则。强化专业质量数据画像和内涵建设,做好课程评估、随堂听课、教学检查等常态监控,基于评价结果运用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创新形态变革课堂教学方式。
第二,深化专业认证引领赋能提质促优。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认为,专业是学科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通俗地讲,专业的背后是一堆课程,而课程的背后是一群人,教师和学生。当前,各学院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围绕“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推进,从专业认证质量“底线”思维,到新一轮审核评估的“自我画像”“以评促强”和“特色发展”,从注重教师“教得好”转向关注学生“学得好”“发展好”。以认证作为有力抓手,用好认证赋能提质促优。
要以问题导向切实推进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组织专班研读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24版新要求,优化学院认证工作计划方案,明确工期和任务清单。围绕关键指标,查摆主要问题和短板,制定限期解决方案。月底前学校将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推进情况检查,并且所有工科专业都必须参加现场答辩。2021年和2023年已立项重点培育工程教育认证建设的7个专业须于暑期结束前完成申请书、自评报告撰写,及其支撑材料。鼓励所有工科专业积极自评自建,想尽一切办法力争及早提交申请,重点培育专业务必做好年内提交申请的相关准备工作。
要精准创新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整改报备工作,历史学等4个专业要做好中期审核整改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专业做好整改年度报备,小学教育等8个专业认真完成中期审核后的整改任务,稳步推进对标第三级认证进阶要求建设工作。
第三,做实专业监测评估数据画像强基。今年教育部、省教育厅先后出台了专业监测评估画像新要求,相关文件和指标体系已通过OA发布,也印出来发给各学院。要以内涵建设和质量文化自觉为导向,开展好专业监测评估和数据画像相关建设工作,高质量做好新设专业监测评估迎评工作,数字经济专业次年监测评估,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专业毕业学年度监测评估,务必组织学院精锐力量形成团队,对标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设专业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做好迎评工作,不能出现丝毫马虎和麻痹大意。用好专业监测评估结果,赋能专业内涵建设,做实专业持续改进。基于“自我画像”和“质量共同体”建设,不断增强专业质量文化意识,推动本科专业从外部评估转向内部质保,从制度约束转向行为自觉,从监测控制转向自查自纠。
第四,做好常态化质量监控与保障树人。常态化质量监控与保障是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重要举措,要不断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疏通保障机制,坚持好常态监控为课程和教师“画像”。将课堂教学评价、课程评估结果与教师教学质量年度考核等“强关联”,重点评估各类质量工程项目相应课程和评教评学质量较低的课程。根据学校最新职称评审文件,教学质量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集中考核,年度考核文件还在制定中,集中考核文件去年已出,今年的集中考核通知已于4月发布。其中年度考核要评出优良中差等次,各学院要制定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考核细则。重点关注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状态、教师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质量和教学实施效果,把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任务和专业认证要求落到实处。每年4-5月,各学院要主动开展“教学质量文化月”活动,将“评估赋能、改进促优、监控强基、保障提质”理念融入本科教学质量文化建设。
各学院要推动好以上相关工作主要任务具体事项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