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学校印发《深化“学为中心”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改革的意见》(绵师院质评字〔2025〕9号,以下简称“意见”),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理念为引领,将“五自”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核心环节,通过构建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推动课堂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型,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意见》立足学校“优教、强工、兴文、精艺、扶农”的学科专业发展方略,核心意义体现在一下三个维度。第一,学生成长层面,改革打破传统评价局限,聚焦学习需求、参与状态与成效增量,推动教学设计向探究实践转型,尊重认知差异并培育核心素养,让学生从被动听课者变为主动成长者,提升学习获得感。第二,教师发展方面,评价导向革新促使教师角色从“单向授课者”转为“学习设计师”。教师需依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设计适配活动,打破僵化模式,提升教学创新能力与专业判断力,聚焦教学本质。第三,教育生态优化上,改革突破传统评价闭环,以学生全面发展拓展教学内容,对接新时代人才需求,引导资源向学习需求倾斜,实现精准配置,构建高效有活力的教育生态。
《意见》明确了“育人为本、学生主体、科学多元、改革创新”四大原则,从学习状态、综合素养、教学实效三个维度构建评价内容体系,涵盖学生参与度、知识迁移、思维能力、教学方法融合等关键观测点。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多元主体协同评价的机制,整合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自评、同行评教、教学督导等多方力量,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为保障改革落地,学校将评价标准全面融入督导评教、同行互评与学生评教全场景,二级学院组织教师精准把握标准内涵,教师以优秀标准为引领、合格标准为底线深耕课堂。同时结合评价结果制定个性化教师培训方案,通过专题研修、教学观摩等形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机制,推动教与学双向优化。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是绵阳师范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响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通过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将进一步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师范院校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绵阳师范学院深化“学为中心”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意见